赵氏嫡女
尹汉宁:攻关期与攻坚战的经济学思考🦿《赵氏嫡女》🥻(人民日报记者林治波、王明峰、宋豪新、王永战、李凯旋)
——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《复兴之路》展览时的讲话,也许有人会问:中国这么多文化遗产,为什么每年只能申报一个?一方面是因为全世界申报量太大,另一方面,从保护角度来讲,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,非洲和亚洲的文化遗产,不能简单地比较。那么申报时就有技巧:一是集体打包申报,像丹霞地貌全国六个地方一起申报;苏州园林也是,是整体而不是某一个园林申报。二是项目扩展,比如明清的帝王陵墓申报成功后,南京明孝陵作为补充项目申报成功。虽然中国参加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时间比其他一些国家要短,但是中国现在列入名录的项目数量已居世界第二,而且有些国家已经找不出新的可申报项目,中国可以慢慢来,今后绝对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大国。
夏,大也。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。华,夏一也。华夏皆谓中国,而谓之华夏者,言有礼仪之大,有文章之华也。中国者,聪明睿知之所居也,万物财用之所聚也,贤圣之所教也,仁义之所施也,诗书礼乐之所用也。“亲被王教,自属中国,衣冠威仪,习俗孝悌,居身礼义,故谓之中国”。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生命力,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发展道路,是文化软实力之“钙”。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,即在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,它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,作用于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从根本上制约、规范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。文化软实力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人的精神状态、理想追求上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人们心中最美好、最执着的向往和愿景,并促使人们为这美好的向往和愿景而努力奋斗、不懈前进,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之所在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烛照人心、烛照人生,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着强大的内在支撑。
文化产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,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,有效抵制发达国家的文化演变,是维护我国文化主权、保障文化安全的重要条件。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具有重要的国家使命,需要承担着抵制西方文化进攻的责任,这就需要用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,传播中国的声音,表达中国的话语,塑造中国的核心价值观,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内及至国际上的影响力,很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主权,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。,抑恶扬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,通过文化得到了传播,就能成为人们的文化自觉。核心价值观也要借助文化的力量积极作为。知易行难,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并不完全等于价值行为。明确了是非、善恶、美丑,还要引导人们择善而行,使价值评价标准成为行动的自觉准则。在这个意义上,增强价值判断力,就要把正面教育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,把热点问题引导与群众道德评议结合起来,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、贬斥假恶丑,树立正确导向、澄清模糊认识、匡正失范行为,形成激浊扬清、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,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、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。
总而言之,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,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,是化解发展落后、诚信缺失、价值危机等问题的有力措施,是凝聚社会共识、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。,一是浅薄化。一些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,翻空出奇,妄生穿凿,以浮夸的言辞取悦人心,实际上口惠而实不至;一些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为孤立的文本和背诵的符号,减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魅力;一些人聒噪普世话语,抹煞了中西方价值差异,表现出无差别的价值取向。
【編輯:林贝虹】
相关新闻
- 加快整合谋长远 2023-03-25 10:04
- 宁吉喆:努力开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新局面 2023-03-25 10:01
- 【上半年经济述评】财政收入增长较快 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2023-03-25 09:54
- 国际金融危机孕育着社会主义的复兴 2023-03-25 09:40
- 陈文玲:我国经济发展三大关键周期会拉长 2023-03-25 09:46
相关新发布
- 王会芝:绿色金融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能 2023-03-25 09:57
- 萃华:第四次工业革命的“中国实践”渐入佳境 2023-03-25 10:08
- 刘元春: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和实践创新 2023-03-25 09:56
- 8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2023-03-25 09:24
- 小微经济温和筑底 2023-03-25 10:10